家風
“家风”,即一种由父母或祖辈倡导并能亲力亲为和言传身教,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。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和规范,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,是社会伦理和民族美德的社会呈现。家风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和气质在社会的体现。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,它既能在价值观和道德上约束、激励之,又能促使其在一种文明、和谐、健康、向上、成功、高贵的氛围中不断发展而显立于社会。
好家风,如同一个人很有气质、一个国家好有国格一样,家风在长期的延续、发展、传承中,会有唯特的品相和档次,高贵的风貌,贵族的风尚,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,滋润于特定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及事业上,其一举手、一投足,无不体现出高尚气质与成功范,这就是好家风。好家风是家的灵魂,是家的传承,是家的文化。
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,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。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,就形成不了传统。好家风作为特定家的族训,更是其长期历史遴选、传承积淀的结果,是辈辈先人生活的美好福禧结晶。
极端地说,没有家风,本质上也是一种家风。《隋书》卷四十九说:“子实不才,崇基不构,干纪犯义,以坠家风,惜哉!”可见,即便是在古代社會,被视为传家久、继世长的,惟有耕读、忠厚、清廉、孝道、務實、敬業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。
更有甚者,那些卑劣的家風贻害后人而皆被鄙。《魏书》卷三十八说:“刁氏世有荣禄,而门风不甚修洁,为时所鄙。”卷四十七也有:“及道将卒后,家风衰损,子孙多非法,帷薄混秽,为论者所鄙。”
家风又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,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。虽然它一旦形成,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,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、沾溉浸濡的意义,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,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,具有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意义。《魏书》卷九十一中的“渐渍家风”,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。通俗地说,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,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。